不要放棄研究--阿茲海默癥研究工作者的福音
阿茲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簡稱 AD),俗稱老年癡呆癥,命名于發現人- 德國神經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其主要表現為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病理改 變主要為大腦皮質及皮質下區域神經元和突觸的萎縮。隨著疾病病程的進展,患者 會出現長期記憶的喪失,隨著身體功能的逐漸喪失,最終導致死亡。
正由于 AD 已經成為一大公共健康危機,近年來對該疾病的研究項目不斷增加, 對于疾病原理的研究現在主要存在三種假說,針對每一種假說,Cloud-Clone Corp. 公司均研發出相應試劑盒可用于相應的研究:
1. 膽堿假說(Cholinergic hypothesis)
對于阿茲海默癥原理研究產生的最早的假說是膽堿假說,其認為 AD 是由于神 經系統減少產生神經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而造成的,針對這類研究,Cloud-Clone Corp. 公司研發生產的乙酰膽堿(Acetyl Choline,ACH)檢測試劑盒(CEA912Ge),以及針 對不同物種的乙酰膽堿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檢測試劑盒(SEB447Hu, SEB447Mu,SEB447Ra)都是適用的。其中乙酰膽堿作為一個小分子,其在各物種中 均以同一形式存在,能被同一種抗體識別,針對這個特征,Cloud-Clone Corp. 為 客戶提供的是通用型檢測試劑盒。我們還提供相應蛋白,小分子偶聯物和抗體( CPA912Ge11, BSA Conjugated Acetylcholine ; PAA912Ge71 , Biotin-Linked Antibody to Acetylcholine;MAA912Ge21, Monoclonal Antibody to Acetylcholine etc)。
2. 類淀粉蛋白質假說(Amyloid hypothesis)
由于藥物治療膽堿缺乏并未對 AD 產生明顯作用,后繼學者又通過研究提出了 類淀粉蛋白質假說,該假說認為β類淀粉蛋白(Beta amyloid protein,βA)在大 腦中堆積是導致阿茲海默癥的根本原因,并認為βA1-42 可以作為 AD 的一個生物 標志物,后繼研究發現 N-APP/DR6 路徑在 AD 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針對這類研究,Cloud-Clone Corp. 公司研發生產了βA1-42 檢測試劑盒( CEA946Hu),βA1-40 檢測試劑盒(CEA864Hu),淀粉樣前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檢測試劑盒(SEB020Hu,SEB020Mu,SEB020Ra)。
并且針對βA1-42 和βA1-40 在人和小鼠/大鼠序列上僅有 3 個氨基酸不同的 特征,見圖 1,我們通過設計免疫原以及篩選抗體,制備出的不同物種的βA1-42 (CEA946Mu,CEA946Ra)和βA1-40(CEA864Mu,CEA864Ra)特異性試劑盒檢測試 劑盒,具有交叉反應小,特異性高的特點。
圖 1. 人,小鼠,大鼠 βA1-40 及βA1-42 序列比對
Cloud-Clone Corp. 不僅僅提供常規 ELISA 試劑盒,還提供靈敏度高、動力學 線性范圍更廣、樣本用量更少的化學發光試劑盒(SCB020Hu,CLIA Kit for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死亡受體 6(Death Receptor 6,DR6)相關檢測試劑盒 (SED929Hu,SED929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