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is——一種獨特的細胞死亡方式
Autosis的概念
自體死亡(Autosis)是一種自噬依賴性非凋亡形式的細胞死亡方式,由過量或不受控制的自噬水平觸發。Autosis具有獨特的形態學特征,包括細胞基質粘附增強,早期內質網擴張和斷裂及核膜卷積,晚期內質網消失、核周空間局灶性腫脹,染色質輕度聚集等。
Autosis發生機制
2013年,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自噬研究中心Yang Liu&Beth Levine團隊研究發現一種由自噬引起的新型細胞死亡,稱為Autosis。Autosis主要誘因包括:自噬誘導肽Tat-Beclin 1,細胞饑餓及細胞缺氧缺血。自噬抑制劑能抑制Autosis,而凋亡或壞死抑制劑對Autosis無影響。最重要的是,Autosis具有不同于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獨特形態和生化特性。如下圖,Phase 1自噬液泡和空液泡的數量急劇增加,可觀察到內質網碎片、電子致密線粒體和輕度染色質凝集。Phase 2檢測到PNS膨脹。
圖1. Autosis形態特征示意圖(圖片來自《JCI》)
Autosis與疾病
01 Autosis與腦缺血缺氧
Autosis發生在體內的某些病理生理環境中。Yang Liu&Beth Levine團隊通過電鏡分析新生大鼠腦缺氧-缺血后神經元死亡,發現大鼠腦缺氧缺血性損傷時發生Autosis。在腦缺氧缺血24小時后,大多數瀕臨死亡的神經元表現出明顯的自噬特征,如大量自噬體、自溶體及空泡(圖2 Phase 1a)。一些瀕臨死亡的神經元表現出核凹陷及核周間隙腫脹(圖2 Phase 1b, Phase2)的特征。
圖2. 腦缺氧-缺血誘導自體神經損傷的形態學特征(圖片來自《PNAS》)
02 Autosis與腫瘤
近期,美國Houston Methodist/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魯勇團隊報道了感染溶瘤病毒(myxoma virus,MYXV)的 CAR-T 和TCR-T細胞通過誘導腫瘤細胞Autosis作為旁殺傷效應消除抗原陰性的腫瘤細胞。這一發現有望解決腫瘤免疫治療中腫瘤細胞通過抗原丟失達到腫瘤免疫逃逸的難題。研究發現CAR-T10%MYXV/TCR-T10%MYXV細胞除了通過細胞凋亡和焦亡直接靶向殺傷表達特異性抗原的腫瘤細胞外,還能與T細胞聯合通過誘導Autosis殺傷抗原丟失的腫瘤細胞(圖3)。
圖3. 溶瘤病毒與T細胞聯合可讓癌細胞自亡(圖片來自《Cancer Cell》)
Autosis、NETosis、鐵死亡、細胞凋亡、細胞焦亡的比較
云克隆相關疾病模型展示
01 腦缺血(CI)小鼠模型
http://www.cloud-clone.com.cn/AnimalExperiments/Mouse-Model-for-Cerebral-Ischemia-DSI523Mu01.html
結果展示:
Fig.TTC staining for modeling of mice brain ischemia-reperfusion
02 腦缺血(CI)大鼠模型
http://www.cloud-clone.com.cn/AnimalExperiments/Rat-Model-for-Cerebral-Ischemia-DSI523Ra01.html
結果展示:
Fig. TTC staining for modeling rats brain
往期精選——細胞的花樣死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