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新的細胞程序性死亡——細胞焦亡
細胞焦亡(Pyroptosis),又稱細胞炎性壞死,是一種新近發現的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表現為細胞不斷脹大直至細胞膜破裂,導致細胞內容物的釋放進而激活強烈的炎癥反應。細胞焦亡廣泛參與感染性疾病、神經系統相關疾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等的發生發展,對細胞焦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為臨床防治提供新思路,近幾年,細胞焦亡的研究熱度迅猛上升,已成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2001年,Cookson和Brennan最早提出了細胞焦亡的概念,用來形容炎癥細胞中的一種依賴于Caspase 1的細胞死亡方式,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于細胞凋亡的死亡方式。與細胞凋......
-
Science發表針對女性第一大殺手的最新研究
2020年4月17日,Science Immunology發表了IFN-III由cDC1選擇性產生并預測了乳腺癌的良好臨床預后(IFN-III is selectively produced by cDC1 and predicts good clinical outcome in breast cancer)一文,為女性第一大殺手——乳腺癌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樹突狀細胞在協調抗腫瘤免疫反應中起關鍵作用。顯示cDC1(常規樹突狀細胞1)對于抗腫瘤應答和免疫療法應答至關重要,但其在人體的確切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研究者通過使用多學科方法,證明了人cDC1通過其產生III型干擾素(IFN-λ)的能力在抗腫瘤免疫應答中發揮重要作用。......
-
Nature友刊,自噬,焦亡和結核感染,你難道不想了解一下?
2020年4月24日,Cell Death & Disease上發表 了Deficiency in the autophagy modulator Dram1 exacerbates pyroptotic cell death of Mycobacteria-infected macrophages一文。主要講述了關于Dram1的缺乏加劇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巨噬細胞焦亡的故事。DNA損傷調節自噬調節因子1(Dram1)是自噬和細胞死亡的應激誘導調節因子。Dram1與癌癥,心肌梗塞和傳染性疾病相關,但我們對該跨膜蛋白的分子和細胞功能了解甚少。 此前,研究者們認為Dram1可作為結核?。═B)的宿主抗性因子和宿主定向抗感染治療的潛在靶標。在這項研究中,制備了一......
-
Science子刊對結腸炎發生發展機制的研究
2020年4月24日,Science Immunology最新研究:IL-23 and IL-2 activation of STAT5 is required for optimal IL-22 production in ILC3s during colitis。揭露了結腸炎發生的機制,為結腸炎的預防及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我們知道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蛋白(STAT)在免疫細胞的發育和功能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STAT信號轉導在炎癥性腸?。↖BD)患者中經常失調,提示其在疾病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STAT3和STAT5的遺傳改變(例如,缺失,突變和單核苷酸多態性)與IBD風險增加相關。在檸檬酸桿菌誘導的結腸炎模型中,發現維持腸道中......
-
Nature撰文提示反疫苗的風險
《Nature》雜志5月13日發表一篇題為“The online competition between pro- and anti-vaccination views”的文章。研究通過對Facebook用戶對接種疫苗的討論數據進行分析,并給出結論:不信任專業科學知識是十分危險的。 未來,反對針對SARS-CoV-2(導致COVID19的病毒)疫苗的接種可能會擴大爆發,這樣的例子在2019年就發生過,因為反對接種疫苗導致了麻疹大爆發。 大家自己創造的防病土法子以及各種虛假信息和對專家意見的駁斥在互聯網上廣泛流傳。多數人不理解這種對專業知識的不信任感可能會在整個系統層面引發的問題。研究者們......
-
淺談SARS-CoV-2、SARS-CoV及MERS-CoV作用于機體的共有靶點
2020年,一種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肆掠全球,感染機體可引起以呼吸系統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2002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也是分別由MERS-CoV和SARS-CoV這兩種冠狀病毒感染導致。后期的病毒學及醫學研究中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將十分必要。冠狀病毒根據其基因組結構,分為四類:α類、β類、γ類和δ類。其中,α類和β類只會感染哺乳動物,γ類和δ類主要感染禽類。SARS-CoV-2、SARS-CoV和MERS-CoV這三種冠狀病毒同屬于β類,其基因組結構如下圖:圖1. SARS-CoV-2......
-
新冠藥物潛在靶點研究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如火如荼的在全球蔓延,全球已報道的感染人數超百萬。針對這次全球爆發的疫情,各國科研工作者們針對病毒感染機制、有效藥物篩選以及潛在藥物靶點進行了大量研究。前期研究結果顯示病毒入侵依賴于ACE2、CD147以及TMPRSS2。3月由美、英、法等國的研究者共同研究并在線發表了A SARS-CoV-2-Huma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Map Reveals Drug Targets and Potential Drug Repurposing一文。文中通過分析SARS-CoV-2病毒基因組信息,克隆表達了病毒的28個蛋白,包括4個結構蛋白(S、M、N、E)、15個形成......
-
新冠病毒感染的第二個關鍵蛋白——CD147
2019年新冠病毒(SARS-CoV-2)的到來,打破了中國鼠年春節的平靜。2020年3月份以來,SARS-CoV-2已在全球范圍內肆掠。截至4月10號,全球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超過150萬例。目前,感染人數仍在快速增長,全球已陷入到疫情的危機中。因此,對SARS-CoV-2的研究刻不容緩,前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了COVID-19感染的第一個關鍵蛋白——ACE2。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SARS-CoV-2入侵機體的另外一個關鍵蛋白——CD147。CD147,又名Basigin或EMMPRIN,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屬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D147在多種腫瘤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