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9靶向肺巨噬細胞介導肺中的過敏反應
作為肺中最豐富的免疫細胞之一,巨噬細胞是過敏反應的關鍵參與者。先前的研究表明,IL-9 (白細胞介素-9)會影響人類血液單核細胞和 AM 的氧化爆發,但對于 IL-9 如何影響肺巨噬細胞的異質性以及該功能如何與疾病發展相關聯知之甚少。2022年2月,Science Immu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n IL-9-pulmonary macrophage axis defines the allergic lung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 IL-9 通過靶向肺巨噬細胞介導肺中的促過敏活動,揭示了IL-9/巨噬細胞/Arg1 軸作為過敏性氣道炎癥的潛在治療靶點。......
-
ILTCKs——有望突破免疫療法困境
腫瘤細胞突變產生的新生抗原可被CD8+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進而殺死腫瘤。然而,狡猾的腫瘤細胞可通過上調PD-L1,抑制CD8+T細胞的功能,甚至誘導其耗竭。近年來,靶向抗體在抗腫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其療效受制于腫瘤新生抗原量的影響。因此,有必要研究癌癥免疫監測的替代機制。2022年4月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李明教授及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題為“Programme of self-reactive innate-like T cell-mediated cancer immunity”的文章,發現了一種類先天性殺傷型T細胞(innate-likeT cells with high cytotoxic poten......
-
IL-27——燃燒脂肪,可能比你想的容易
肥胖會引起多種代謝綜合征,如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等,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和癌癥等疾病的風險。以前肥胖被認為是一類代謝疾病,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將肥胖歸類為慢性炎癥狀態。最近,《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Obesity alters pathology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inflammatory disease”)發現,當患有特應性皮炎(屬于免疫性炎癥疾?。┑恼sw重小鼠接受免疫治療藥物(抑制TH2細胞的反應來進行治療)后,異常的皮膚情況會恢復。而經常食用高脂飲食的肥胖小鼠接受相同治療,皮膚狀況反而......
-
腎損傷釋放的循環骨橋蛋白是呼吸衰竭的病因
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是在機體發育過程中或某些病理狀態下主要由間葉組織細胞分泌到細胞外基質中的一種酸性糖蛋白。OPN廣泛分布于多種組織和細胞中,包括骨、腎、肌肉、膀胱及自然殺傷細胞,可通過一定的信號途徑參與細胞的粘附、遷移等多種細胞行為的調節,是機體組織或器官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調節因素;而且OPN在細胞免疫、創傷愈合、腫瘤轉移等病理過程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2022年3月,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Identification of kidney injury–released circulating osteopontin as causal agent......
-
這類遺傳疾病的病因找到了,竟然是這樣的
蛋白酶體相關自身炎癥綜合征 (PRAAS) 是一種單基因疾病,患者表現為患有嚴重的炎癥性疾病,包括關節攣縮、肌肉萎縮、小細胞性貧血、慢性非典型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伴脂肪營養不良和溫度升高。與目前已知的由白細胞介素IL-1介導的自身炎癥性疾病相比,PRAAS的基因突變會導致蛋白酶體功能障礙、Ⅰ型干擾素(IFN)持續產生,且對IL-1抑制劑的治療無反應。2022年2月,Science子刊Science Immu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Protein kinase R is an innate immune sensor of proteotoxic stress via accumulation of cytoplasmic IL-24”的文......
-
只知胰島素?新的降糖分子FGF1了解一下
糖尿病是一種困擾全球數億人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如果未得到及時和正確的治療,該病會在不知不覺中危害到心、肺、腎、神經、眼睛等臟器和器官。目前,胰島素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2021年12月,由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荷蘭的格羅寧根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發表題為“FGF1 and insulin control lipolysis by convergent pathways”文章,該研究發現了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 FGF1)與胰島素一樣,能快速有效地降低血糖,其作用方式與胰島素存在差異,使FGF1有可能成為胰島素抵抗或2型......
-
預防大于治療——新冠肺炎的治愈不是結束
從19年底我們發現SARS-CoV-2,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范圍內傳播。2021年1月在線發表在《The Lancet》上的題為“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的研究,向我們揭示了大多數新冠患者在出院6個月后,并未完全痊愈,他們至少仍會有一種癥狀,最普遍的是疲勞、渾身無力,也會有睡眠障礙等后遺癥。從這個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新冠病毒對人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患病期間,病毒核酸轉陰后也并不代表徹底痊愈。 ......
-
免疫療法抗癌效果不理想?或許這篇文章能揭秘一二
腫瘤細胞或組織會通過各種方式逃避機體的免疫監視,目前針對腫瘤免疫逃逸的抗腫瘤免疫療法主要是依賴免疫檢查點阻斷劑。雖然免疫療法用于抗癌治療的研究在近幾年十分火熱,但其抗癌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理想。2021年10月,《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KDM5B promotes immune evasion by recruiting SETDB1 to silence retroelements”的文章,該文章揭示了KDM5B酶通過招募SETDB1使逆轉錄元件沉默來促進癌細胞的免疫逃逸。KDM5B是一種對黑色素瘤維持和耐藥性至關重要的H3K4去甲基化酶,參與表觀遺傳調控過程,與腫瘤等疾病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