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 新發現:銅死亡
我們前面為大家介紹過鐵死亡,其發生的生物學基礎是細胞內脂質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與降解的平衡失調,具有鐵離子依賴性。卻很少有人知道銅死亡,銅死亡是依賴銅的,銅過量如何誘發細胞死亡目前尚不清楚。1.銅死亡概念的提出2022年3月,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Peter Tsvetkov和Todd R. Golub團隊在《Science》上在線發表“Copper induces cell death by targeting lipoylated TCA cycle proteins”,首次提出細胞死亡的新感念——銅死亡。銅死亡是依賴于銅的,通過銅離子直接結合三羧酸循環途徑中的脂......
-
第一回:TSLP與腫瘤相愛相殺的矛盾關系
TSLP(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是一種多效性的細胞因子,又被稱為IL7樣細胞因子,屬IL2家族成員,可作用于多種細胞,如:T細胞、B細胞、樹突狀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腫瘤細胞等,在多種免疫反應中發揮作用。主要由初級上皮細胞釋放,由某些微生物產物、物理損傷、炎性細胞因子等刺激而產生;也可通過活化的肥大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產生。近年來研究顯示TSLP可調控腫瘤的發生發展,且根據腫瘤類型和微環境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甚至是發揮截然相反的作用。TSLP發揮生物學作用主要是依賴于與......
-
腫瘤治療之BRAF
braf是一種位于7號染色體的原癌基因,有18個外顯子,編碼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在惡性腫瘤形成、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BRAF蛋白與KRAS蛋白同為RAS-RAF-MEK活化的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在MAPK/ERK信號通路中起著關鍵作用。braf基因最常見的活化突變在1799位核苷酸的第15外顯子中發現,該突變將胸腺嘧啶轉換為腺嘌呤,導致其編碼的纈氨酸變為谷氨酸,即BRAFV600E突變(占BRAF所有突變的80 %)。這一突變使BRAF蛋白持續激活,活性提高約500倍,并且能夠不依賴于上游RAS激酶單體,持續激活下游的ERK,最終導致細胞的無限增殖和分......
-
腸道微生物,觸發or治療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胃腸道疾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長期或反復腹痛、腹脹,以及排便頻率和性狀異常。IBS作為一種高度流行性疾病,已經影響到全球5-20%的總人口,嚴重降低病患的生活質量。該疾病生理病理機制相當復雜,包括腸道菌群改變、胃腸道感染和腦-腸軸異常等。腸道微生物在IBS中扮演兩面角色,既參與了IBS的發病機制,又在調節胃腸道黏膜免疫及穩態、腸道運動和神經生物學功能等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腸道微生物通過肥大細胞/COX/PGE2途徑抑制黏膜上皮細胞中5-羥色胺再攝取轉運體(SERT)的表達,觸......
-
助力猴痘研究——感染相關因子
近期,猴痘病毒在歐美國家的傳播,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世衛組織目前判斷本輪猴痘暴發構成的全球公共衛生風險仍屬“中等”,但未來隨著疫情的流行不排除風險等級上調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猴痘病毒第一次在中非和西非地區以外的多個“非流行國家”傳播,并出現了人際傳播。 猴痘病毒、牛痘病毒與天花病毒一樣,同屬于正痘病毒屬,臨床表現也十分相似。區別在于,猴痘和牛痘病毒感染癥狀輕微,患者可不經過治療自己痊愈,天花病毒為烈性傳染病,死亡率在30%-80%。 猴痘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線性dsDNA病毒之一。電鏡下呈......
-
IL-9靶向肺巨噬細胞介導肺中的過敏反應
作為肺中最豐富的免疫細胞之一,巨噬細胞是過敏反應的關鍵參與者。先前的研究表明,IL-9 (白細胞介素-9)會影響人類血液單核細胞和 AM 的氧化爆發,但對于 IL-9 如何影響肺巨噬細胞的異質性以及該功能如何與疾病發展相關聯知之甚少。2022年2月,Science Immu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n IL-9-pulmonary macrophage axis defines the allergic lung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 IL-9 通過靶向肺巨噬細胞介導肺中的促過敏活動,揭示了IL-9/巨噬細胞/Arg1 軸作為過敏性氣道炎癥的潛在治療靶點。......
-
ILTCKs——有望突破免疫療法困境
腫瘤細胞突變產生的新生抗原可被CD8+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進而殺死腫瘤。然而,狡猾的腫瘤細胞可通過上調PD-L1,抑制CD8+T細胞的功能,甚至誘導其耗竭。近年來,靶向抗體在抗腫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其療效受制于腫瘤新生抗原量的影響。因此,有必要研究癌癥免疫監測的替代機制。2022年4月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李明教授及團隊在《nature》雜志上發表題為“Programme of self-reactive innate-like T cell-mediated cancer immunity”的文章,發現了一種類先天性殺傷型T細胞(innate-likeT cells with high cytotoxic poten......
-
IL-27——燃燒脂肪,可能比你想的容易
肥胖會引起多種代謝綜合征,如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等,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和癌癥等疾病的風險。以前肥胖被認為是一類代謝疾病,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將肥胖歸類為慢性炎癥狀態。最近,《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Obesity alters pathology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inflammatory disease”)發現,當患有特應性皮炎(屬于免疫性炎癥疾?。┑恼sw重小鼠接受免疫治療藥物(抑制TH2細胞的反應來進行治療)后,異常的皮膚情況會恢復。而經常食用高脂飲食的肥胖小鼠接受相同治療,皮膚狀況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