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說“007”恐致癌!
多項研究顯示,持續的負面情緒或反復暴露于環境壓力中而引起的長期壓力會帶來不利的免疫結果。而且壓力還與癌癥進展有關,并增加癌癥死亡風險,且與癌癥患者的預后較差有關。然而,壓力是如何影響免疫機制仍亟待科學家破解。2021年4月中旬,來自加拿大韋仕敦大學 (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期刊發表了題為:“Chronic stress physically spares but functionally impairs innate-like invariant T cells”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壓力誘導的激素(糖皮質激素)會削弱先天性T細胞(innate-like T ce......
-
分泌型免疫檢查點 - IL18BP
免疫細胞可以清除機體內受損傷或受感染的細胞,免疫檢查點是免疫系統的“剎車”,防止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的健康細胞。而體內善于偽裝的癌癥細胞利用免疫系統的“剎車”系統,欺騙免疫系統,以避免被免疫細胞發現而被清除。目前已發現多種免疫檢查點,如:PD1/PDL1,CTLA4及LMTK3等,在前期專題中介紹過。今天,小云想聊聊新晉發現的分泌型免疫檢查點白介素18結合蛋白(Interleukin 18 Binding Protein,IL18BP)。圖1.來自Nature(IL-18BP is a secreted immune checkpoint and barrier to IL-18 immunotherapy)白介素18結合蛋白,是一種糖......
-
睡眠剝奪的人體極限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熬夜會影響機體的認知、內分泌、免疫力、皮膚狀態、早衰,并且長期熬夜會伴隨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但卻不知道如果連續的不睡覺,危害會有多大呢?極限又是多久呢?我們可能會很有自信的說,我至少可以堅持半個月吧!然而,情況真的是你想的這樣嗎?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實驗,我們的實驗人員用小鼠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小鼠置于水池中的倒置花盆平臺(直徑62.5px)上,該花盆被充滿水的樹脂玻璃室包圍,可自由獲取食物和水,水溫保持在30±1℃,其中水位僅為平面下75px,時間為48~72h。當小鼠堅持不住要睡覺時,就會掉入水......
-
“重返年輕”法寶知多少
在追求美的這件事上,如何保持年輕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我們今天介紹在永葆年輕過程中一位重要的成員-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的分子結構稱之為復雜的三重螺旋,其就像三根纏繞在一起的繩子一樣,某些分子的相互作用需要三重螺旋才能夠發揮功能,螺旋大約有30種不同的類型,然而我們機體中絕大多數的膠原蛋白是三種類型:即1型:賦予機體皮膚緊致度;2型:賦予關節活動性;3型:賦予組織彈性。圖1 膠原三螺旋穩定結構膠原蛋白是機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它在生物界被認為是人體細胞的“鋼筋混凝土”,主要存在于人體皮膚、骨骼、眼睛、牙齒、毛......
-
鐵死亡——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熱點
鐵死亡的概念細胞死亡是所有細胞最終的宿命,細胞死亡的方式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研究熱點。我們以前為大家介紹過細胞焦亡,那么,細胞程序性死亡除了細胞凋亡、細胞焦亡等方式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死亡方式呢?2012年,“鐵死亡”的概念首次由Brent R. Stockwell團隊提出。鐵死亡(ferroptosis)是在小分子物質誘導下發生的氧化性細胞死亡,具有鐵離子依賴性。其發生是細胞內脂質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與降解的平衡失調所致。鐵死亡誘導劑通過不同的通路直接或間接作用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
-
新生兒早產的潛在生物標志物
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500萬嬰兒早產,小編身邊的親戚朋友中就有早產的。一般早于預產期3周出生的嬰兒才能叫早產兒,即妊娠不足37周,并不是早于預產期出生就叫早產。大家都知道早產風險是很高的,有數據表明,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早產,而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時,早產還可能導致嬰幼兒神經和呼吸系統發育異常等。圖1顯示了24周胎齡早產兒和足月新生兒大腦發育的差異。圖2顯示了不同胎齡肺發育的情況。圖1. 24周胎齡早產兒和足月新生兒大腦發育情況(圖片來源于《Novel imaging biomarkers for prognosis of......
-
宵夜吃得少,記憶力更好!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睡眠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睡眠仍然是生物學上的一個主要謎題,人們對它的基本功能知之甚少。大家普遍認為睡眠的一個功能是鞏固記憶。2020年12月,《Nature》雜志在線發表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mita Sehgal及其研究組名為“Availability of food determines the need for sleep in memoryconsolid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以果蠅作為研究對象,發現由于饑餓等條件要求機體保持清醒和活躍,這種轉換到記憶鞏固機制(這種機制不依賴于睡眠)的能力可能會賦予機體一種進化優勢。......
-
免疫細胞中的“臥底”——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腫瘤組織中浸潤的巨噬細胞,主要由單核細胞分化而來。腫瘤細胞分泌的CSF1、CCL2等趨化因子能募集外周循環血中的單核細胞到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繼而單核細胞分化成巨噬細胞。腫瘤組織中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包括TAM、淋巴細胞、肥大細胞等,其中TAM是最主要成分。以前認為TAM是抗腫瘤效應細胞,能殺傷腫瘤細胞或呈遞腫瘤抗原誘導機體免疫應答從而清除腫瘤,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TAM的主要作用竟然是促腫瘤、免疫抑制等。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